湖北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考生请持续关注!湖北人事考试网(http://hb.huatu.com/)将及时更新湖北公务员考试相关的招考资讯。咨询电话:027-87870401
笔试课程: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考试日程: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日程安排
笔试大纲: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大纲
2022湖北公务员报名方法:
1、点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教师招聘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2、后台回复:省考,进入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
一、笔试内容
湖北省2021年度省市县乡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乡镇(街道)机关单独命制申论题本。报考公安机关职位的,还需参加公安专业科目考试。面向村(社区)干部考录乡镇(街道)公务员职位只参加综合知识测试一科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综合知识测试为主、客观性综合试卷,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主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在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规定以外位置标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四、申论介绍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县(市、区)及以上机构的职位、乡镇(街道)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县(市、区)及以上机构职位的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乡镇(街道)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五、综合知识测试
考试内容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村(社区)发展、联系服务群众、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岗位适应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市、区)及以下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各级各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不含市、州及以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高校毕业生在校就读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曾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1 、 (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是:
A.社区
B.法院
C.团县委
D.街道办事处
1、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
第二步,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行政、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街道办事处是我国乡级行政区街道的管理机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关。因此街道办事处是我国国家行政组织。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不属于我国国家行政组织。
B项: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不属于我国国家行政组织。
C项:团县委是共青团组织在县级行政区的领导机关,不属于我国国家行政组织。
2 、 (单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所制定。根据该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国歌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使用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2、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歌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国歌法》第15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项在公共场合侮辱国歌应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违法责任,但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会追究刑事责任。故A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是为了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进行规范而制定的法规。2017年9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B项:根据《国歌法》第8条规定,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在私人丧事活动等不适宜的场合使用,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所以国歌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使用,B项说法正确。
C项:根据《国歌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故C项说法正确。
D项:根据《国歌法》第14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故D项说法正确。
3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使中日矛盾开始上升
B.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3、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提出的号召。二者时间不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民族团结日益增强。
4 、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洋流形成原因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太阳辐射
C.大气运动
D.磁偏角
4、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洋流成因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洋流是指海水按一定途径有规律地从一个海区向另一个海区流动的现象。磁偏角是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正北方的夹角,磁偏角可以用来辨认方向,与洋流形成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是一种惯性力。地转偏向力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它对季风环流、洋流运动方向等有着明显的影响。
B项: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而引起洋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故太阳辐射会间接影响洋流的形成。
C项:大气运动会形成风,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故大气运动会间接影响到洋流的形成。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阅读速度如何提升
言语理解与表达向来都是公考行测科目的重头戏,是诸多考生的“必争之地”。很多考生都明白速度对于言语科目的重要性,但一看到大段文字就无从下手,更是经常费“九牛二虎之力”读完文段,却选出了错误答案。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很好的兼顾准确率和速度呢?且看下文小妙招!
妙招一:有舍才有得
在找文段重点句时,我们要明确哪些内容可以略读甚至不读。逻辑关系中,转折关联词之前、递进关联词之前的内容,基本上不会出现在正确答案的选项中,即使出现了,也是和之后的重点内容同时出现,因此对于这两类关联词之前的内容,为了提高做题的速度,可以大胆舍弃。
妙招二:躲避干扰选项
很多考生有疑问,辅助论证既然不重要,为什么要学它?殊不知,这是我们避坑的关键。如果有选项围绕文段中举例、引用、背景铺垫的内容进行设置,通常都是我们的干扰选项,同学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到就要果断排除!
妙招三:把握关键信息
言语阅读理解考察重点有两个:观点和对策。因此在阅读文段时,看到观点引导词,比如“在我看来”、“我认为”……以及对策词,比如“应该”、“务必”、“需要”……就要敏感起来,后面往往接的就是重点,对于重点句中的关键信息要有效把握。
妙招四:勤学苦练出真功
阅读是一种视觉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考验,当我们掌握了上述三种方法后,仍需要大量刷题,充分挖掘视觉潜力,做到组读速读并用,让自己的视觉能力“更上一层楼”!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资讯汇总【职位表|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笔试关键词 | 点击查看 | 职位查询 |
公告 |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公告 | 职位查询 |
职位表 | 2022湖北公务员 考试职位表 | 职位查询 |
报名入口 |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 职位查询 |
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 2022年湖北 公务员考试报名步骤及注意事项 | 职位查询 |
报名照片调整 | 公务员报名照片在线调整 | 职位查询 |
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 2022湖北 公务员考试职位专业分类参考目录 | 职位查询 |
专业目录 | 2022湖北 公务员考试职位专业目录 | 职位查询 |
报名数据 |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统计汇总 | 职位查询 |
报考指南 |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 职位查询 |
报考条件 | 2022年湖北 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 职位查询 |
两年工作经验界定 | 如何界定基层工作经历? | 职位查询 |
部门电话及网站信息 | 2022湖北公务员考试招考部门电话及信息发布网站一览表 | 职位查询 |
报名流程 |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报名流程 | 职位查询 |
考试大纲 | 2022年湖北公务员 考试考试大纲汇总 | 职位查询 |
大纲解析会 | 2022湖北 公务员 考试大纲解析会 | 职位查询 |
考试日程 | 2022年湖北 公务员 考试日程 | 职位查询 |
缴费时间|入口 | 2020湖北 公务员 考试缴费时间|入口 | 职位查询 |
考试流程 |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流程 | 职位查询 |
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2年湖北公务员笔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职位查询 |
考场分布 | 2022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考场分布及乘车路线 | 职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