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期量是资料分析的高频考点,在历年的省考和国考中几乎都会涉及到此考点,少则一题,多则两三题。基期量的考点多,题型杂,考生在备考时往往觉得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丢分。其实,梳理基期量的考点,其常考题型无外乎以下几种:基期量计算(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间隔基期,基期量和差计算,基期量比较。只要掌握了这几种题型,基期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在基期量的诸多题型中,基期量的和差计算,往往是考生觉得最为头疼的。此类题型由于计算量较大,考生往往会丢分。其实,此类题型也有一定的技巧。考生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事半功倍。
【例1】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其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丰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粮食、肉羊等部分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农民家庭一产经营净收入人均2826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897元,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家庭一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 )元。
A. 3483 B. 3608
C. 3723 D. 8483
【答案】A
![](https://u3.huatu.com/uploads/allimg/210602/660713-2106021411024443867748.png)
【解析】本题问的是2016年一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材料中给的是2017年数据,故本题是求基期量,又一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等于第一产业净收入加二三产业净收入,判断本题是求基期量的和。根据,得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家庭一产业经营净收入为元;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为元,故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家庭一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约为2736+748=3484元。因此,选择A选项。
本题求的是基期量的和,选项差距较小,直除分母需要截三位,运算量较大。但本题在求解的过程中,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增长率3.2%<5%,故在求解基期量的过程中可采用化除为乘公式,这样大大简化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