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
一、四种市场竞争类型
市场类型 | 厂商数目 | 产品差别 | 价格控制 | 进出难易 | 举例 |
完全竞争 | 很多 | 完全无差别 | 没有 | 很容易 | 农产品 |
垄断竞争 | 很多 | 有差别 | 有一些 | 比较容易 | 轻工产品、零售业 |
寡头垄断 | 几个 | 有差别或 无差别 | 相当程度 | 比较困难 | 石油、通讯 |
完全垄断 | 唯一 | 唯一产品 | 很大程度但 经常受管制 | 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 公用事业,如水、电 |
二、宏观经济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原因
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充分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1.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通过国家财政集中一定数量的货币或事物收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财政政策的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 | |
适用时期 | 经济衰退时(经济萧条、经济不景气、内需不足) |
具体措施 | 两个增加: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补贴 一个减少:减少税收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
适用时期 |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投资过热) |
具体措施 | 两个较少:减少指出、减少补贴 一个增加:增加税收 |
2.货币政策
(1)含义
央行运用政策工具调节或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利率和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再贴现率
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
3.货币政策的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 | |
适用时期 | 经济衰退时(经济萧条、经济不景气、内需不足) |
具体措施 | 三个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 一个买进:有价证券 |
紧缩性货币政策 | |
适用时期 |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投资过热) |
具体措施 | 三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 一个出售:有价证券 |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经济萧条时,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刺激经济。
经济繁荣时,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制止通货膨胀。